目前分類:氣功相關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▲壯漢一碰就被彈飛了。(圖/翻攝自SheWolf粉絲專頁影片) 

網搜小組/綜合報導

許多人認為氣功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,而網路最近瘋傳一段影片,有一名氣功師父跟7名弟子在練習,2人雙手靠的很近,揮一揮拳,結果,當師父輕輕一碰,這7名壯漢瞬間被「彈飛」,在地上滾了好幾圈!影片流出後,因為動作誇張,引起許多討論,也有網友說,「這是真的,我親身體驗過」」。

從45秒的影片中可見,當這名大師一發功,輕輕一碰徒弟,他們馬上倒退好幾步,再外加幾個後空翻,才停了下來,且影片中呈現不同角度和姿勢,不變的是,幾名壯漢輪番上陣,面對師父,只要一接觸就像有神祕電流從身上通過,直接彈飛倒地,有的人還會後空翻,外加側翻好幾圈,才停下來。

看完影片後,有網友直呼太誇張,「看起來很假」,質疑真實性,納悶「不管怎麼看,還是不理解」,不過,有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,「這是真的,我親身體驗過」、「這是真的,這個叫做氣,有練過的人對氣會比較敏感」。

而這種以「隔山打牛」功法震退徒弟,甚至以一抵十,令人「印象深刻」的畫面,其實也常常出現在大陸或是電影經常出現的「發功」把人擊倒畫面。本報就曾報導「71歲軒轅教掌門人談清雲PK體重破百記者」,由即新聞影音小組實地拜訪台中的大師,見證「隔體」發功的成效。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李嗣涔


練功為甚麼能保持身體健康?

練功為甚麼能保持身體健康呢?當年,我收集國內外各種研究的文獻廣泛研讀,得到的結論可能有二:第一是微血管鬆弛,改善血液微循環,可以把充足的養分送到每個細胞,並把每個細胞排泄的廢物收集排出體外,自然個個細胞都很健康,不容易生病;第二是練氣功會充分刺激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,造成內臟的蠕動,相當於常常按摩內臟,自然比較健康。

用氣打通任督二脈,治好長年支氣管炎

當我任督二脈都打通以後,出現了兩件神奇的事情都與治病有關係。

第一件事,是我原本患有支氣管炎,從大學時代開始,每到秋冬遇冷受涼,則開始咳嗽,一咳就是兩到三個星期,即使去看醫生吃藥,也要花差不多的時間才能痊癒。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禪修時有些人誤解了’離欲惡不善法’,以為只要有五蓋現象時,就要快些離開五蓋,腦中一直想要離五蓋,真正的’離欲惡不善法’,就只是回到所緣,自然就離五蓋了。

禪修時擇法的原則:當心昏沉時,用擇法、精進、喜覺支,令不昏沉;當心浮動時,用輕安、定、捨覺支,令不浮動。

禪修時保持無所求的心態,進步了,或都沒進展,覺知就好,持續觀察,過程是要點,別在意結果。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40903000010KK03381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也是朋友介紹我去參加他們的靜坐。

剛開始我根本只是聽聽而已,完全沒有想過要靜坐,因為每天睡覺都來不及了,還靜坐咧!根本是浪費我的時間~~有多的時間不如來睡覺。
但我朋友一直告訴我靜坐的好處,她開始靜坐後每天精神變的很好、睡眠品質也變的很好,叫我一定要跟她一起體驗!!

但,我竟然迷上靜坐!起初只是單純只是覺得朋友說的也太神了,好玩跟著去!
但跟她去那家團體的靜坐課後,換別人跟我說,別傻了,哪這麼神奇的事!
就是這麼神奇!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所謂的「身至念」其實就是身念處,這是四念處之一,念處是心念所聚焦之處,念處的修行,目的在培養當下覺知能的能力。身念處是將心聚焦在身體上的一種訓練。
二、身念處的訓練包括定、慧兩項,可導向無為之道:
1.定的修行:開始時主要在培養專注力,亦即禪定的功夫,若經常作身念的練習,可以不斷提升心的專注力,會獲得基本的定功。
2.慧的修行:有了基本的定功後,有能力對於身體的狀況,作更微細的觀察,透過不斷地訓練,最後便可體証到我這個色身,本質上是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由此破身見,即佛教所謂的「見法」,亦即體悟宇宙真理之義,一旦見法後,便斬斷了煩惱的根源,從此對於世間事物,不再執著,貪嗔等煩惱日見減少,在一定期間內,必定斷盡所有煩惱,証得涅盤無為。
因此說身至念導向無為之道。
三、身念處的具體修行方法:
〈一〉.身念處的修法,漢傳佛教較少教導,南傳佛教則有詳細的教導。
〈二〉.其修行項目甚多,目前在台灣的教學,較常為學者採用的有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版主善安:

您寫道「當念頭在腦中流動 我們只是覺知與觀察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而不

被想與思帶著走時」,愚學想請問:

覺知與觀察(不如理如何分辨?)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系列名:靜坐屑言集
  • ISBN13:9789869271523
  • ISBN9:986927152
  • 出版社: 薄伽梵
  • 作者:王薀先生-作;薄伽梵編輯組-編
  • 裝訂/頁數:平裝/267頁
  • 版次:1
  • 規格(高/寬/厚):23*17*1.8cm
  • 出版日:2016/05/23
  • 中國圖書分類:個人衛生
  • 書展優惠:暢銷榜B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m.sanmin.com.tw/Product/Index/005985154
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好,針對你的問題我的參考回答如下:

第一、不論是針對最新或舊的法律規定,強制性交罪就是有侵入之行為即可成立,不論你過程粗暴或溫柔,只要有當事人非意願情形下,使之性器與性器、或性器與他人身體其他部位有侵入性行為,就屬於強制性交罪。

當然法院還要審酌你過程中有無共犯等或對方是否未成年、或下藥性侵等情狀,如有上述狀況則就會成立加重強制性交罪,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
至於確定要判幾年要看法官怎麼判,看你的造化。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止禪是觀禪的基礎嗎?

個人認為 : 止禪【不必然】是觀禪的基礎。

但是,沒有【止 (定)】,就沒有【觀 (慧)】。

因為,【定】,是慧的直接因。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喝湯。都說飯前喝湯營養健康,其實不僅湯本身營養豐富,而且喝湯可以讓妳在正餐的時候避免“狼吞虎咽”,因為湯喝下肚後,人吃飯的速度就會本能的減緩,因此就可以減少高能量食物的攝入總量嘍。減肥食物:綠茶
減肥中控制自己的食欲是非常的重要的,但是很多人正是沒有很強大的毅力,從而都是堅持了幾天或者幾周之後,就放棄了,最後只能落的是空空的肥胖的身材,這種半途而廢的女性朋友真的是讓大家非常的惋惜。再好的方法也離不開實踐的證明,更離不開堅持二字,如果妳真的下定決心,請堅持壹段時間,相信不會讓妳失望,相信妳的身材絕對會變得更棒。給你分享我的減肥日記吧,效果還是蠻不錯的,希望可以幫到你。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繼續追問哦。祝你早日減肥成功。加油!參考網站 http://www.lisa12.com

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1109231908AARpMTq
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禪修的核心價值在「覺知」,
覺知的持續能力即是禪定的意思。
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329000015KK01195
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常說佛在心中 . 事實上 . 邪物也在我們心中 . 祂也布滿整個宇宙空間 . 當事人一旦進入靜坐冥想的領域 . 與您生生世世結 " 業力 " 的邪物必然知曉 . 為何知曉 ? 因為一切有靈性者 . 心靈皆是相通的 . 甚至可說 . 完全沒有距離 . 祂應您所召而來 . 您所聽到的聲音以及光點就是邪物 . 這種的光有五顏六色 . 如藍色 . 紅色 . 黑色 . 白色 . 金光橘色........等等 . 當您使力之後異象消失 . 是因為人的意志力與心力可以在短時間與祂抵抗 .這就是靈性的力量 . 但長時間來說 . 您還是會受到祂的束縛 . 只要您心術純正善良 . 祂對您的傷害還是有限 . 重要的是 . 您要有正確的觀念與意志力 . 沒有正確的觀念 . 您就會一直被誤導 . 因為祂對人類心靈的侵蝕是無所不在的 . 只是您不知道而已 ! 自此以後 . 請不要再靜坐 . 平平凡凡過日子 . 勤修內德 . 不須害怕 . 保持平常心 . 時間久了這種現象會慢慢減輕 . 或許三五年 . 十年 . 二十年 . 總之 . 請對此現象淡然處之 . 自然無事 .
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0527111544AAR5YFe
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、靜坐不會起火,請放心。以下原理跟靜坐的原理是相同的供你參考: 煩惱的起因大都是心被自已的思緒給沾黏住,產生後續的貪瞋癡等念頭,此時易產生幻覺,嚴重會導致思覺失調。因此當我們的心被沾黏住時,此時必須把我們的心給抽離出來,讓心置於當下的覺知覺察裹,心如何覺知覺察呢?

(1)視覺:運用你的視覺去覺知覺察當下的影像,看清楚它,不去分別它
例如覺知影像的形狀(如工作的細節動態),不用去分別批判

(2)聽覺:運用你的聽覺去覺知覺察當下的聲音,聽清楚它,不去分別它

例如覺知聖號的聲音(或聽演說),不用去分別批判

文章標籤

barbarxbj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